兩周內連續拋售,意欲何為?
外包(CXO)行業龍頭企業藥明生物、開始對海外“動刀”了!
1月6日晚,藥明生物官宣將以5億美元總價,賣掉全資子公司藥明海德愛爾蘭的工廠,買家為四大疫苗巨頭之一、9價HPV疫苗生產商默沙東。
就在上個月,藥明康德剛剛宣布出售分別在美國、英國從事高端治療CTDMO業務的兩個運營主體公司,剝離海外細胞基因治療業務。
“藥明係”已經有四家嫡係上市公司,即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藥明生物(02269.HK)、藥明合聯(2268.HK)和藥明巨諾(2126.HK),市值合計超2300億元,巔峰時市值曾達萬億元。
2024年3月以來,藥明康德、藥明生物,一直深陷美國《生物安全法案》(簡稱《法案》)風波中。依靠新冠紅利崛起,又轉戰全球,到現在開始拋售和優化海外資產,“藥明係”還能否重回巔峰?
左手拋售海外資產
右手美國簽大單
2019年11月,藥明生物斥資2.4億美元投建愛爾蘭疫苗工廠,表示是為當年簽訂的一項長達20年的合作而籌建,合同總金額高達30億美元,合作方即是全球疫苗巨頭默沙東。
2021年該工廠已正式投入商業化生產。2024年半年報中,藥明生物還提到,該生產基地2025年已幾乎全部預定。
布局5年,為何又將愛爾蘭疫苗設施相關的資產賣給甲方默沙東?
從業績貢獻上來看,該基地沒有太大起色。2022年、2023年藥明生物營收分別為84.92億元、170.34億元,對應純利分別約為22.67億元、34億元。同年,愛爾蘭疫苗基地所屬子公司藥明海德的收益分別約為10.53億元、9.83億元,同期除稅後純利分別約為0.32億元、0.38億元。
在1月7日的電話會議上,藥明生物表示,疫苗營收占比較少,同時找了不少項目替代愛爾蘭疫苗項目的訂單損失,並不擔心這部分積存訂單對未來營收太大影響。剝離疫苗設施不會影響公司整體毛利率。公司發言人明確道:“這不會影響我們的愛爾蘭工廠的生物製品業務,我們會繼續運營生物設施,用於生產抗體和其他蛋白質,相關的毛利率會與其他全球領先企業相近,穩定在40%左右。”
藥明生物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本次交易為藥明生物戰略評估後做出的決定,將進一步提升藥明海德資產效率和利潤,未來將聚焦在藥明海德蘇州基地為全球市場提供疫苗CDMO(醫藥合同研發生產機構)服務。
目前藥明海德淨資產21億元,負債29億元,賣給默沙東可以回收5億美元(約36億元人民幣)資金。
就在上個月,藥明康德剛宣布出售分別在美國、英國從事高端治療CTDMO業務的兩個運營主體公司。
艾媒谘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藥明生物出售歐洲工廠以及全球化戰略的調整,原因是多方麵的,最主要還是來自於成本和回報的問題。未來的產能和業務重點,一方麵應該關注到中國疫苗市場,這個策略是比較明顯的。另外,盡管出售了愛爾蘭的工廠,但公司在海外的布局沒有放棄,對不同的國家、區域、工廠采取優勝劣汰的調整。
出售資產之餘,藥明生物又在美國做了筆大買賣。1月7日一早其在官微宣布,簽下了美國公司Candid Therapeutics一項總額高達9.25億美元的大單。根據協議,Candid將擁有一款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的三特異性抗體的全球權益。藥明生物將收到一筆首付款,並有資格收到開發和銷售裏程碑付款,以及產品上市後的銷售提成。
“藥明係”出海大戰的危與機
隨著疫情退去,自2023年開始,“新冠訂單”銳減,加上生物醫藥企業縮減管線,寒冬逐漸波及CXO行業,以“藥明係”為首的頭部CXO業績承壓。
2023年,藥明生物的淨利潤37.5億元,同比減少23.09%。到了2024上半年,藥明生物仍有明顯下滑趨勢,淨利潤16.4億元,同比減少33.86%。⠀
來源:巨潮資訊
同時,藥明康德的業績也不再穩健,交出了一份近五年首次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成績單。2024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業收入277.02億元,淨利潤66億元,分別同比下降6.23%、18.99%。⠀
來源:巨潮資訊
不過,在客戶與訂單方麵,2024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新增客戶超過800家,維持現有超過6000家龐大活躍客戶群。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在手訂單438.2億元,同比增長35.2%。
CXO企業的最大求生機會就是出海,爭取更大市場。
“藥明係”也積極出海,在數年之前早已開啟全球布局。藥明康德已經在愛爾蘭、德國、美國、新加坡陸續布局建廠。早在 2020 年,旗下藥明生基就完成了美國費城的 CGT 生產基地擴建。近幾年,藥明生物也通過收購、自建等方式,已陸續落地多個生產基地。
全球化擴張也效果顯現。藥明康德海外收入增速,2020年為25%,2021年為38%。目前,藥明康德的營收依然高度依賴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美國客戶收入為176.2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為63.6%。2023年來自美國客戶收入為261.3億元,占總營收的64.8%。
藥明生物收入重心向海外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國內收入占比逐年下滑。2021年,北美收入52.29億元,同比增長111%,收入占比51%;歐洲收入22.76億元,同比增長410%,收入占比22%(2020年為8%);中國收入25.11億元,同比增長2%(2020年為75%),收入占比24.4%(2020年為43.9%)。
截至2024年上半年,藥明生物中國市場的收益約為14.18億元,比重約為16.6%;而北美的比重提高至58.4%,營收規模約為50.1億元;來自歐洲的收入貢獻則約為18.63億元,比重21.7%。
然而,嚴峻的地緣政治壓力、激烈的國際競爭,這條路也並不好走。
2024年1月,美國參眾兩院以“保護基因數據和國家安全”為由,提出針對華大集團、藥明康德等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的“生物安全法案”,該法案旨在阻止美國生物製藥公司與某些中國公司合作,如果《法案》通過,將影響120多種美國藥物,約一半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三分之一處於早期臨床前研究和發現階段,這對嚴重依賴中國第三方服務製藥生產服務提供商的生物製藥行業影響深遠。
根據最新進展,《法案》未能成功列入2025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短期內,“藥明係”不會麵臨直接且實質性的衝擊。
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認為,《法案》可能限製藥明康德等企業在美國市場的業務發展,降低其國際聲譽和競爭力;增加藥明康德等企業的合規成本,影響其經營效率和利潤。
慶幸的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法案》暫時未影響藥明康德在美國的業績,且去年5月份,《法案》修訂版給了藥明康德等公司8年的豁免期。
張毅表示,盡管《法案》現在還沒落地,但作為曾經被列為名單的企業,出售海外資產也可以理解為應對風險的一種措施。當然盤活和增長資產的靈活性,也難免是其中的考慮。
值得注意的是,在藥明康德業務被海外“狙擊”的同時,三星集團旗下三星生物正在悄悄崛起。三星生物年報顯示,2023年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中的14家是其客戶,提供了12億美元的合同。不斷地搶占CDMO行業市場,成為了藥明康德等中國一眾CDMO企業的有力競爭對手。
如今,藥明康德、藥明生物,需要同時應對國內國際同行的競爭。
張毅表示,歐美國家在研發資金等方麵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國內藥企最主要優勢在於人才、成長性以及成本控製方麵。但是部分歐美國家有比較早的產業布局,國內藥企在海外的發展還需要應對知識產權的問題。另外,不同國家地區,醫藥的監管法規不同,對於CXO藥企出海要注意,如何去適應和匹配當地的監管措施,在風險規避和企業成長性方麵找到一個平衡。
“學霸夫妻”成就千億龍頭
“藥明係”創始人是一對博士夫妻,李革與妻子趙寧(2023年5月16日病逝)一起從北京大學畢業,又一同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雙雙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他們在江蘇無錫共同創辦了CRO(合同研究服務)企業藥明康德。2007年藥明康德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內地藥品研發服務外包業赴美上市第一股。此後由於中概股遭遇做空危機,藥明康德在美股表現並不理想,2015年12月,藥明康德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
退市後藥明康德“一分為三”, 迅速在國內重新上市。藥明生物、藥明康德、藥明巨諾也被視為“藥明係”的三駕馬車。2021年初,三家“藥明係”上市公司市值逼近萬億規模。加上2023年年底剛上市的藥明合聯(生物偶聯藥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企業),“藥明係”共有四家上市公司。2023年,李革、趙寧夫婦以525億財富位列“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14位。
其實,藥明康德曾是一隻牛股,但2021年7月以來,股價表現就不太樂觀。截至1月10日,A股市值為1541億元,較2021年的巔峰4605億元蒸發了超3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藥明康德業績增長失速,此前基金已經提前減倉。Wind數據顯示,2022年底,基金持股數為5.83億股,占流通股總數的22.78%。去年一季度,基金整體減倉約1億股。朱少醒、劉彥春、葛蘭均出手減持。
同時,隨著“藥明係”企業陸續上市,創始人及重要股東也開始了減持之路。僅在2022年6月10日至2023年8月期間,李革及其一致行動人開始減持藥明康德,三次減持累計套現約98.31億元。相比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的減持對象主要是機構,匯橋資本集團、高瓴資本等各路資本合計減持達275.15億元。據《長江商報》統計,藥明康德股東累計減持金額合計超過400億元。
張毅表示,國內CXO的藥企研發、生產等方麵,和國際藥企的差距越來越小,隨著人才、技術創新、研發的積累,競爭力還是值得期待的。尤其來自全球醫藥市場對創新藥和高端醫療的需求,也為CXO藥企提供非常好的機會。從政策上來講,國家也剛剛出台了有關藥物和醫療器械方麵的一些鼓勵性政策,對於CXO藥企出海提供非常強大的後勁。未來,“藥明係”還是要把中國生產基地的能力建設開足馬力,另外,在全球來講,有很多的合作夥伴可以形成長期穩定持續的業務。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抗體、蛋白、非核酸疫苗CDMO市場的增長率遠高於全球水平,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73億元,2030年將達到853億元。
“藥明係”在海外市場提速的同時,也同步在中國市場砸下重金。比如藥明康德2021年從蘇橋生物引入蘇州工廠、從輝瑞中國手中收購杭州生產基地,2022年還有檢測中心、杭州創新中心、成都新發展基地、河北高新區服務基地投入生產運營。
短時間內連續的海外拋售動作,繼續深耕中國市場,“藥明係”正以多元化的產能布局,應對當下局勢的緊迫感。2025年,中國CXO企業的日子會更好過一點嗎?你看好“藥明係”嗎?
網站排名為什麽會消失?網站排名消失原因是什麽?
為什麽推薦白帽SEO優化進行網站推廣(探討白帽SEO優化的優勢和必要性)
正確的外鏈和內鏈如何快速提高網站排名?揭秘網站鏈接優化技巧
烘幹塔(水稻烘幹塔與烘幹機有什麽區別?那一種好?)
如何進行有效的網站頁麵優化(掌握關鍵指標)
電信evdo(中國電信無線網卡的Evdo是什麽??)
p3600(p3600重啟才認盤)
威鋒網(威鋒網序列號查詢)
抖音商品推廣怎麽收費?抖音商品推廣收費標準是什麽?
穢語症(抽動穢語綜合征)